第十屆文化地理學術研討會在呼倫貝爾召開
發(fā)布時間:2024-09-30 來源:中國地理學會

2024年9月13-15日,第十屆文化地理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地理學會文化地理專業(yè)委員會工作會議在內蒙古呼倫貝爾舉行。會議由中國地理學會文化地理專業(yè)委員會主辦,內蒙古師范大學旅游學院承辦,呼倫貝爾學院旅游地理與歷史文化學院、內蒙古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廣州大學地理科學與遙感學院協(xié)辦。會議以“文化交融與地理變遷:新時代文化地理學探索”為主題,吸引全國88家科研院所和高校機構的230多位學者及青年學子齊聚一堂,共同探索了文化地理學的新理論和新實踐。


9月14日上午,會議在呼倫貝爾五彩兒童合唱團呈現(xiàn)的特色文化展示中正式拉開帷幕。在開幕式環(huán)節(jié),呼倫貝爾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李躍武教授,中國地理學會副理事長、東北師范大學吳正方教授,內蒙古師范大學旅游學院院長蘇龍高娃教授,以及中國地理學會文化地理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廣州大學朱竑教授先后致辭。


圖片

呼倫貝爾五彩兒童合唱團開場文化展示


圖片

呼倫貝爾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李躍武教授致辭


圖片

中國地理學會副理事長、東北師范大學吳正方教授致辭


圖片

內蒙古師范大學旅游學院院長蘇龍高娃教授致辭


圖片

中國地理學會文化地理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廣州大學朱竑教授致辭


會議主旨報告第一場由中國地理學會文化地理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蔡曉梅教授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劉魁立研究員以《中國非遺保護的主題詞》為題做了報告,從本體論的視角審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呼吁我們應當采取創(chuàng)新的視角、方法和價值評估,以發(fā)掘非物質文化遺產新的生命力,從而真正實現(xiàn)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北京聯(lián)合大學北京學研究所張寶秀教授作了題為《北京中軸線的文化意蘊與申遺之路》的報告,闡述了中軸線是北京的都城空間之軸、國家禮儀之軸、民族文化之軸,決定了北京城市的整體空間格局和社會秩序。她還介紹了北京中軸線的保護實踐和申遺歷程,認為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彰顯了國家力量。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劉彥隨研究員報告的題目是《鄉(xiāng)村全面振興科學認知與地理學研究》,圍繞鄉(xiāng)村振興的理論解析、科學認知、鄉(xiāng)村振興的地理學研究三個方面展開。劉彥隨研究員深入闡釋了鄉(xiāng)村地域系統(tǒng)的理論內涵,詳盡闡述了中國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科學路徑,并從城鄉(xiāng)融合的視角出發(fā),提出了鄉(xiāng)村振興地理學與文化地理學研究的未來可能的融合方向。


圖片

中國社會科學院劉魁立研究員作報告


圖片

北京聯(lián)合大學北京學研究所張寶秀教授作報告


圖片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劉彥隨研究員作報告


會議主旨報告第二場由中國地理學會文化地理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戴俊騁教授主持。內蒙古師范大學旅游學院阿榮娜副教授作了題為《日常生活中的時空間行為:基于社會時間理論視角》的報告,引入社會時間理論,劃分日常生活時空間行為的三種維度,以呼倫貝爾敖魯古雅使鹿鄂溫克人為例,探討日常生活行為的內在機理。廣州大學地理科學與遙感學院尹鐸副教授作了題為《文化地理學視域下人與野生動物的和諧共生》的報告,報告介紹了自然保護地作為特殊的人地互動關鍵帶的研究價值,以華北豹保護地等案例地,講述了文化地理學者在研究人與野生動物和諧共生的地方與跨地方實踐中的學科貢獻與潛力。


圖片

內蒙古師范大學旅游學院阿榮娜副教授作報告


圖片

廣州大學地理科學與遙感學院尹鐸副教授作報告


9月14日下午,圍繞會議主題組織了10個專題分論壇,包括城市文化空間與轉型,鄉(xiāng)村社會轉型與多元韌性,文化景觀、媒介與空間美學,文化交融與地方性建構,數(shù)智時代與地方文化生態(tài)變遷,資源環(huán)境與文化地理研究,多元基礎設施的社會文化過程,混合研究方法與文化地理研究,多元地理信息與文化地理分析等。共有102位參會者分享了他們在文化地理學領域最新的研究成果。這些研究成果涵蓋了廣泛的主題,深入探討了文化地理學在新時代背景下的新理論、新方法以及新應用,展示了文化地理學在新時代背景下的多樣性和活力。此外,還有21名專家參與了評議。

本次會議特別設立了文化地理學博士生論壇,為在讀博士生提供了展現(xiàn)開題報告和預答辯等科研過程的機會,體現(xiàn)了文化地理學學術共同體建設的重要性以及對青年人才培養(yǎng)的高度重視。來自貴州師范大學的陳潔、香港大學的申子靖和王德政、華南師范大學的曹婧及荷蘭烏特勒支大學劉丹,這五位博士研究生在論壇上分別匯報了他們的博士論文開題和中期報告。廣州大學朱竑教授、中山大學孫九霞教授、華南師范大學蔡曉梅教授、陜西師范大學白凱教授分別對博士生們的報告進行了細致的點評,幫助博士生門進一步優(yōu)化研究方案?,F(xiàn)場的其他學術專家亦積極加入討論,提出了諸多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博士生們不僅獲得了寶貴的學術指導,還通過與專家學者的交流,拓寬了學術視野,增強了研究信心。這種學術共同體的互助精神,為文化地理學的未來發(fā)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圖片

文化地理學博士生論壇現(xiàn)場


閉幕式由呼倫貝爾學院旅游地理與歷史文化學院院長白絮飛教授主持。中國地理學會文化地理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南京農業(yè)大學郭文教授對各分會場的交流情況進行了全面的總結,他指出研討會為來自全國各地的文化地理學者和青年學生提供了展示才華和知識共享的平臺,同時為文化地理學科的發(fā)展壯大創(chuàng)造條件。中國地理學會文化地理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中山大學孫九霞教授呼吁大家積極拓展文化地理學學科以外的知識領域,以促進不同學科間的相互借鑒與融合。中國地理學會文化地理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廣州大學朱竑教授對與會者對本次論壇的大力支持以及會務團隊的精心組織表示衷心的感謝,強調正是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本次會議才得以圓滿成功。


圖片

呼倫貝爾學院旅游地理與歷史文化學院院長白絮飛教授主持


圖片

中國地理學會文化地理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南京農業(yè)大學郭文教授進行會議總結


圖片

中國地理學會文化地理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中山大學孫九霞教授進行會議總結


9月13日晚上,中國地理學會文化地理專業(yè)委員會第三屆委員會還召開了工作會議。朱竑主任對過去一年來的工作進行了回顧和總結,并對未來活動安排和特色營造等工作進行了部署。袁振杰教授向與會委員傳達了專業(yè)委員會建設的相關要求。委員們分別就學科理論建設、青年人才培養(yǎng)等議題展開討論,并提供了建議。劉沛林副主任對會議進行了總結。


圖片

文化地理專業(yè)委員會工作會議現(xiàn)場


圖片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地理學會

地 址:北京市朝陽區(qū)大屯路甲11號

郵政編碼:100101

電子信箱:gsc@igsnrr.ac.cn

主頁網址:http://basketballbullsstore.com

電 話:010-64870663

傳 真:010-64870663

版權所有:? 2001-2012 中國地理學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qū)大屯路甲11號      郵編:100101
電話:010-64870663      傳真:010-64870663      E-mail:gsc@igsnrr.ac.cn
備案/許可證號碼:京ICP備18020997號-6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53842
技術支持:北京智聯(lián)軟件技術有限公司